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什么(中学文化的鲁迅为何能当大学教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1 10:06:44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鲁迅并无大学学历,为何能在北大当教授?1918年5月15日:中国文学家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首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原因如下:

第一,民国的现代教育刚起步,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要求。

满清废除科举制度,还是1905年的事情。

随后才有一些新式的小学和中学,数量还很少。当时一所县城,往往都没有一所新式小学,全国的大学则是凤毛麟角。

直到1925年,也就是废除科举制度20年后,中国的国立大学才有21所。

大学的发展也很迟缓。以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北京大学为例,在1898年作为样板建立,但1900年庚子事变中被破坏关门。到了1902年才重新开办,直到1910年才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

如果说,北京大学到1910年才正式成立,其他大学可想而知。

同样,大学各种制度的制定也很迟缓。

满清垮台以后,民国初建的1912年才正式颁布《大学令》,规定大学教员分为教授、助教授、讲师三级。

到了1917年,教育部公布《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令》,规定大学教师晋级参照五个标准:一、教授成绩;二、每年授课时间的多寡;三、所教授学科的性质;四、著作及发明;五、社会声望。

以上的规定,只是政府规定,具体到大学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以清华大学为例,直到1932年校评议会才正式通过《国立清华大学教师服务及待遇规程》,规定清华大学教授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甲)三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博士学位及有在大学授课二年或在研究机关研究二年,或执行专门职业二年之经验者;(乙)于其所任之学科,有学术创作或发明者;(丙)曾任大学或同等学校教授或讲师,或在研究机关研究或执行专门职业共六年,具有特殊成绩者。”

显然,这个门槛并不低。

鲁迅的学历是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也就是没有毕业。仙太医学专门学校也不是什么大学,最多属于医学专科学校,大专级别。

在留学日本之前,鲁迅先是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是一所军校,为满清海军培养一些技术军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中学。

鲁迅去上江南水师学堂,主要是有个亲戚,堂叔祖周椒生在这里当个小官,而且学堂不收费学,还提供学生的津贴费及膳宿、衣靴、书籍、文具等生活、学习用品。

说起来,江南水师学堂也算牛逼,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的9个一级上将里面,就有这个学堂毕业的陈绍宽。

鲁迅只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了1年,就转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江南陆师学堂类似于今天的中专,只招收13到20岁学员。

鲁迅在这里学习了3年,毕业后留学日本。

换句话说,鲁迅的学历是中专学历,但毕竟算是留过洋。

在当年,中学毕业且留过洋的知识分子,还是极少见的。

鲁迅回国以后,可以在老家绍兴的中学里面当老师,没有资格去大学教书。

从1912年开始,鲁迅就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担任官员。这个职务同今天很多公务员一样,是个非常清闲的工作,每天无所事事还拿着高薪。鲁迅因为无聊,花费5年时间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自娱自乐。鲁迅担任教育部官员,一直维持到1926年被北洋段祺瑞政府列为异己,被迫离开北京为止,长达14年之久。

换句话说,鲁迅做了整整14年,他所抨击的腐败北洋政府的官员。

正常来说,鲁迅这一生就应该做公务员,最多是中学教师,并没有资格去大学任教。

然而,从1918年,鲁迅开始创作小说,并且很快出名。

上面说了,全国各大学的制度还没有形成,出现了老师奇缺的情况,经常破格招揽社会贤达为讲师。

1920年,鲁迅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聘请为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

鲁迅在北京这些学校没有做过教授,充其量只是兼职讲师,说得就是中国小说史。

鲁迅就是小说家,讲这个还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讲师是讲师,教授是教授,兼职讲师和专业讲师也不同,性质有很大区别。

鲁迅只是兼职讲师,对学历和资历没什么要求,关键看重能力和在这个领域的名气。

第二,厦门大学录取鲁迅的理由。

除了北京以外,鲁迅只在厦门大学做过几个月的教授。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居住了14年的北京,前往福建厦门大学担任教授,月薪400银元,是比较丰厚的。

鲁迅仅仅住了3个月,就辞职离开。

为什么厦门大学让鲁迅做教授?很简单,这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学。

厦门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在1921年刚刚成立。这是福建华侨尤其是富商私人出钱建立的,目的是能够让华侨弟子能够在老家上学。

厦门大学连校舍都没有,只能借用集美学校上课,第一年仅有3个班,教职工还不到20人。

雪上加霜的是,1924年厦大爆发学潮,欧元怀等三百余名师生出走上海,另建大夏大学,这就是后来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

鲁迅到来的1926年恰恰是厦大困难时期,迫切需要扩充师资力量。厦大规模一直很小,直到1936年也就是建立长达15年后,全校只有文、理、商3个学院、9个系,学生仅有300多人。

换句话说,鲁迅是被厦大破格录取为教授的。

厦大在当年没什么了不起,一所小规模的私立大学,甚至能够开到什么时候都难说。

此时鲁迅年龄大了,脾气更为古怪。他同国学院同事们无法相处,同校长也严重对立,最终才3个月就辞职离开。

第三,鲁迅在中山大学的担任教授。

1927年1月,鲁迅离开厦门大学,赴广东中山大学任教。

中山大学是刚成立的大学,1924年底刚刚建立,师资奇缺。

此时北伐战争已经打响,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沫若随军北伐后,时任中共粤区党组织最高负责人的陈延年提议并筹划,邀请鲁迅先生及时到广州接任郭沫若的职务。

鲁迅没有在中学大学多久,仅仅3个月后的4月,国民党开始清党反共,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而鲁迅同中共党员接触很多,是有一定危险的。

鲁迅在4月辞职离开大学,9月离开广东赶赴上海,从此没有再任教。

那么问题来了,鲁迅之前能够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为什么后来长达9年却没有任教?

鲁迅即便在上海居住,这个城市的大学众多,以他的名气不难找到一个讲师的职务。

当时讲师的月薪非常丰厚,少则上百大洋,而上海熟练技术工人月薪才10块大洋左右。

一个重要原因是,鲁迅去了上海以后就和许广平同居。虽然鲁迅和许广平并没有任何结婚仪式,实际上等于是纳妾了,或者说许广平是鲁迅的外室。

关键在于,许广平曾经是鲁迅的女学生,从古至今的师生恋是有违师德的行为。

今天的社会已经比较开放,观念同10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师生恋仍然是高校的红线。

2014年,我国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表明“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虽然这是你情我愿的私事,当事人都不在乎,但鲁迅的敌人众多,一定会有人拿这事大肆攻击。这种情况下,娶了自己学生的鲁迅,已经不可能再去担任教师。

说来说去,鲁迅之所以可以在这些大学做讲师、做教授,都是因为民国初期大学实在太少,大学老师更是奇缺,才大大降低了标准,允许一些社会名流破格任教。

随后,各个大学制度就越来越严。

按照1941年通过的西南联大《本校教师资格标准》,除教授外,副教授需具备有以下三项条件之一:“甲、三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博士学位者;乙、于所学学科有重要学术贡献者;丙、曾任大学或同等学校教授、副教授或讲师、或者研究机关研究、或执行专门职业共四年,有特殊成绩者。”

讲师也要有下面三项条件之一:

“甲、二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硕士学位者;乙,于所学学科有学术贡献者;丙、于专门职业有特殊经验者。”

教员需要满足的是两项条件之一:

“甲、大学毕业成绩特优,具有曾在大学或同等学术机关授课或研究二年者;乙、于所任学科有专门知识或授课有特殊成绩者。”

换句话说,如果到了上世纪40年代,只有中专学历的鲁迅没有资格成为教授,只能勉强做个讲师或者临时教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