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盛泽地图上在哪里(盛泽八大会馆历史背景微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0:24:04    



关于盛泽镇的发展脉络,乾隆《吴江县志》有较为清晰的描述:“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谊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在清代200余年间,盛泽先后建成“八大会馆”。著名明清史学家洪焕椿认为:“一个镇上有好几所会馆,这在全国其他各地是少见的。”

盛泽史料记载的八所会馆,按时间顺序为:

① 金陵会馆——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金陵商人募捐,附设于什锦塘关圣庙(又名西关帝庙)内。

② 济宁会馆——又名任城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商人集资合建。

③ 山西会馆——又名东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山西商人建。

④ 宁绍会馆——又名静安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浙江宁波府、绍兴府诸商公建。

⑤ 华阳会馆——又名红花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盛泽染红诸坊公建。

⑥ 徽宁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徽州府、宁国府商人合建。

⑦ 济东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山东济南府人建。

⑧ 绍兴会馆——始建于清同治以后,具体年份不详,浙江绍兴府人建,附设于宁济侯祠(西庙)内。

民国初年李麟手绘盛泽地图(八大会馆)(庞庆提供)

01

会馆的类别

清代经史学家杭世骏曾说:“会馆之设,肇于京师,遍及都会,而吴阊为盛。”

上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吕作燮教授将明清会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北京的大多数会馆,为官僚等居停之用;二是苏州等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三是四川的移民会馆。

北京是政治中心,因此北京地区会馆的政治性、文化性突出,而苏州地区以工商业发达著称,会馆多由同乡、同行工商业者组织。

从盛泽会馆可以看出,清代苏州地区会馆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商人会馆。金陵会馆、济宁会馆、山西会馆、宁绍会馆、徽宁会馆、济东会馆均为各地同籍的商人建立。

二是手工业会馆。例如华阳会馆、绍兴会馆,是由绍兴籍炼坊、染坊、轴坊等劳工组建的行业组织。

盛泽关帝庙 最早的金陵会馆即附设于此

02

会馆的建筑

会馆建筑多带有家乡风格。

《敇封黄河福主金龙四大王庙碑记》记载,由山东济宁州商人合建的济宁会馆,“其庙制也,一仿北地祠宇,凡斧斤垩墁以及雕绘诸匠,悉用乎北,故其规模迥别,眼界聿新,有非寻常诸庙所得而伦比者。”

会馆的建筑造型有别于民居住宅,且藻饰、体量等也较其他要考究或庞大,在传统市镇中较容易形成一定的中心建筑意味。会馆形制各异、规模不等,但基本建筑单元大致由山门、戏楼、正厅、东西厢房(或过楼、穿房)等组成。

济东会馆布局复原图(庞庆提供)

03

会馆的馆籍

从会馆建设的时间线可以看出,鲁商、徽商均在盛泽建有两座会馆,鲁商建立的为济宁会馆、济东会馆,徽商先后建立两座会馆后合并为徽宁会馆。这说明鲁商、徽商在盛泽经营时间较长。而绍兴移民在盛泽手工业者中占据多数,也建立了会馆。

《吴江县盛泽镇济宁会馆置田建庙碑》记载,会馆建设从清康熙十六年(1677)购买土地起,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完工,前后经历44年。又《吴江盛泽镇续修济宁会馆碑》记载,至清嘉庆十九年(1814)期间,鲁商五次翻修、重造会馆部分建筑,济宁会馆前后经过近140年营造,至少有五代人在此经营。

《吴江盛泽镇徽宁会馆缘始碑记》《徽宁会馆捐银总数并公产粮税碑》记载:“徽宁会馆……起于嘉庆十四年(1809)”,至道光十二年(1832)全部建成,徽商前后营造24年。“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多有,而盛泽尤汇集之处也。”徽宁会馆在盛泽建别院祭祀紫阳朱文公朱熹,以教育弟子;设积功堂,置殡舍、义冢,为同乡人停棺待葬、救助收葬。是以徽商在此是做世代传承的打算。

盛泽会馆中商人会馆占大多数,唯有的两座手工业者会馆华阳会馆和绍兴会馆均为浙江绍兴籍人建立。绍兴及其周围地区的移民是盛泽最大的移民集团,历史亦最早。吴江现存最早的一部县志明弘治元年(1488)刻刊的《吴江志》中记载“每岁秋获之后……绍兴人辄来养鸭……”。绍兴的丝绸后整理技术发展较早,在盛泽的丝绸生产兴盛以后,他们逐渐前来从事踩坊、染坊、炼坊、粉坊等丝绸后整理行业。

04

会馆的神灵崇拜

会馆有一显著文化特点,便是神灵崇拜。会馆的神灵崇拜也经历了从初期的单纯乡土神崇祀到乡土神、行业神众神兼祀的演变。会馆奉祀的神灵皆为传统文化美德的化身,因为能发挥规范人心的作用。对于处于流动中的客商来说,会馆神灵是一种情感上的纽带,从而有效地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1.地方神:山西会馆奉祀关圣帝君,又名东关帝庙。宁绍会馆,奉祀绍兴水神、静安公张夏,故又称静安公祠。徽宁会馆,奉祀关羽、安徽的地方神忠烈王汪华和东平王张巡,以及理学大家朱熹。

2.行业神:鲁商建立的济宁会馆和济东会馆供奉“金龙四大王”,奉祀黄河神、漕运神金龙四大王谢绪。盛泽染红坊手工业商人集资公建的华阳会馆,祀道教学者陶弘景,陶弘景在炼丹的过程中,曾提炼出各种染料,可用来染绸布,因此被染坊业尊为祖师爷,因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所以会馆名为“华阳会馆”。

05

会馆的兴衰

盛泽八所会馆从清初开始产生,到嘉庆年间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南京大学吕作燮教授在对苏州48座会馆研究时,将会馆按皇帝庙号分组,得出结论苏州会馆的全盛时期是在康熙、乾隆时期。

确实,清代中叶是苏州地区工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从会馆建设的多少、规模中可以得到印证。盛泽会馆同理。史料记载盛泽最大的两座会馆分别是始建于清康熙时期的济宁会馆和嘉庆时期的徽宁会馆。

济宁会馆由鲁商建设。《重修济东会馆记》中记载:“任城会馆(又称济宁会馆)……馆基占地五亩八分五厘”。也就是济宁会馆占地面积为五亩八分五厘,即3900平方米,还拥有超过25亩的稻田。

徽商是明清时期商帮的执牛耳者,嘉庆时期徽商建立的徽宁会馆是盛泽镇上规模最大的会馆。《徽宁会馆捐银总数并公产粮税碑》中记载:“……共计田税九亩三分五厘一毫。以上会馆基址。”徽宁会馆占地面积为6233平方米,还拥有超过25亩的稻田、殡舍等。

但是会馆什么时候衰弱的?对此研究不多。笔者认为有两个点,内在原因是工商业组织的自我发展完善,外部转折是太平天国战争。

吕作燮教授在《明清时期苏州的会馆和公所》一文中辑录苏州会馆48所,其中有比较确定年代可考的44所。吕教授以封建帝王庙号为划分标准,但笔者认为封建帝王在位年数长短不一,康熙乾隆长至60余年,咸丰短至11年,以庙号概括年代不尽详细。笔者将苏州会馆按照每20年一组分类,能够更详细的看出会馆数量的变化。

清代苏州会馆数量图(庞庆提供)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康熙元年(1662)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的六个组中,每组(20年)建立会馆的数量都在6所到3所之间。非常明显的低潮是1830-1850年这一组,这20年中只有1所会馆建立,翻阅资料可知是元宁会馆。

元宁会馆史载:建立于咸丰兵乱以前,具体年代不详。咸丰兵乱指的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战争。《重修济东会馆记》碑刻载:“洪杨劫后,无人过问,遂为觊觎斯产者将任城会馆所置田产盗卖。”太平天国战争给苏州及周边的工商业市镇带来了短暂的低潮,但不久又重新恢复起来,并且受上海开埠等影响,工商业组织架构和形态发展日趋成熟,从地缘性为主的会馆发展为行业组织公所,此后演变成资本主义的同业公会。

根据史料汇总的82座公所来看,苏州公所从清道光十五年(1835)开始,至咸丰兵乱前是一个高潮,密集建立了21座公所。从清同治四年(1865),即太平天国结束后第二年,以后是另一个更大的高潮,共建立35座公所。

《明清时期苏州的会馆和公所》文字表述截图(庞庆提供)

盛泽会馆衰弱的时候正是公所兴起的时候。清道光二十年(1840),盛泽建立丝业公所(即先蚕祠),清光绪四年(1878)后的十年间建立米业公所、绸业公所新所、钱业公所,民国6年(1917)建立领业公所。这与苏州会所的两次发展高潮相吻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