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去疏勒寻找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6 10:08:29    

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故事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受够了匈奴骚扰西部之苦,在国库丰盈之后便一心想灭匈奴,决定招募人才出使大月氏国商讨联合攻打匈奴,此时18岁的张骞新任皇帝郎卫,志有所为,领旨带领一百多人第一次出使西域,从当时位于汉帝国最西部的陇西郡出发,开启了他坎坷一生的西域之旅。

拍于阿克苏博物馆

那时候通西域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受匈奴控制,张骞一行被擒,他一困匈奴10年,被迫娶妻生子,在匈奴放松监管后逃脱,带着向导兼老仆人堂邑父继续西行出使西域,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归途为躲匈奴而改南道,仍然被擒,拘留一年多后趁匈奴内乱逃回汉朝。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共耗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战匈奴的目的,但带回了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的中原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拍于阿克苏博物馆

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公元前 119 年,张骞筹划再次出使西域,向汉武帝进言说:“蛮夷恋故地,又贪汉财物,此时若厚赂乌孙,招其东居故地,以公主和亲,则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则其西南大宛、大夏、康居等,必闻风归附。”汉武帝觉得言之有理,欣然允许。

拍于疏勒张骞公园

张骞再次踏上了出使西域的征程,随员三百,牛羊万头,携钱币、绢帛数千巨万,到达了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乌孙、大宛、康居、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且带回多国使者,相伴而来的是一群群商胡贩客,开始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当时西行使团一年多达十几个,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拍于阿克苏博物馆

通过这次出使,中原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同时西域的名马、香料及水果等特产也传到了中原,增进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中西方的合作与发展。

拍于疏勒张骞纪念馆

三、疏勒县的张骞公园和张骞纪念馆

疏勒县张骞公园离喀什古城15公里,维吾尔语称疏勒为“英纳协海尔”,意为“新城”,县名得自古国名,有着2000多年历史,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有“疏勒国,王治疏勒城”的文字记录,现在是喀什下辖县。

张骞公园位于疏勒县坤巴斯路,是为了纪念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伟绩而建立的,公园分为历史文化区和民俗风情区,内部有张骞纪念馆、疏勒历史博物馆、科技文化中心等建筑,是国家3A旅游景区。

拍于疏勒张骞公园

张骞纪念馆位于张骞公园内,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共有‌实物模型、图片400多件,文物资料近300件,每一件都诉说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与成就,记录着他在异域的所见所闻,认真阅读着他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波澜壮阔的岁月,看他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上刻画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

拍于疏勒张骞纪念馆

四、张骞凿空丝绸之路的意义

张骞两次出使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为汉朝进一步加强与西域各国的沟通起到了探路的作用,汉武帝高度赞誉张骞的这次西域出使为“凿空”,即“开通大道”的意思,张骞也因此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

拍于张掖博物馆

不过那个时候,张骞凿空的这条中西通道不叫丝绸之路,叫西域南道和西域北道,《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也在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拍于喀什博物馆

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他写了一本书《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书中他写出了德文“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以他一个西方人的角度认为这条路上运输出去的主要商品就是中国丝绸,作为一种珍贵的奢侈品给西方人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百度

五、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这一贯穿古今、连接东西方的伟大通道,具有极其深远且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从经济层面来看,它促进了商品的大规模流通,使得东方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精美物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制品等也传入东方;从文化交流方面,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宗教、哲学和艺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先进技术也沿着这条道路传播到西方,极大地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从政治角度而言,它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促进了政治关系的稳定。

拍于阿克苏博物馆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人类文明交流与融合的桥梁,它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其重要意义将永远铭刻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