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林黛玉为何说贾宝玉是个“银样蜡枪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6 10:10:30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复杂的人物性格和深邃的社会寓意,吸引了无数读者一睹为快。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情感纠葛,不仅是故事的主线之一,更是人性光辉与阴暗交织的纽带。

林黛玉跟贾宝玉青梅竹马,相互十分了解。她对贾宝玉有一句“银样蜡枪头”的评语,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十分贴切。如今,这个短句演化为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优柔寡断,中看不中用。

这个成语的原词是“银样镴枪头”,这一成语的诞生,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中的形象创造。

镴是铅与锡的合金,质地软,熔点低,因其银白色的外观与相对低廉的成本,常被用来制作一些装饰品,或者是作为修补金属器皿的材料。

镴的特点既不耐用也不具备真正的战斗力,若用镴做成枪头,虽然看起来表面光鲜,给人威武霸气之感,但如果拿它上战场打仗,天知道会怎么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样镴枪头”这个短语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与传播,逐渐脱离了其原有的物质形态,连一些字也发生了变化,最终升华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成语,用以形容那些外表看似强大光鲜,实则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缺乏实际能力或勇气的人。这个比喻确实非常生动。

“银样蜡枪头”定型后,最早出现在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里,在第四本第二折《草桥店梦莺莺杂剧》里以对话的形式出现。

读书人张生和大家闺秀崔莺莺在普救寺偶遇,互生情愫。然而,崔莺莺之母崔夫人强烈反对他们交往。她认为张生此时还是一介书生,没钱没权,一事无成,怎么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红娘却认为张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质潜力股,将来肯定能金榜题名,就鼓励张生主动一些,早日抱得美人归。

但是,张生的性格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让红娘十分生气,她恨铁不成钢,就对张生骂道:你原来是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蜡枪头。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23回里,借用林黛玉之口数落贾宝玉,不仅引用了王实甫的原话,还把原话再创作了一番。

原文这样写,黛玉笑出声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林黛玉这样评价贾宝玉,看似尖刻刻薄,实则蕴含了深深的关切和无奈,跟《西厢记》里红娘骂张生一样,同样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她这样评价贾宝玉,具体来说,有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贾宝玉的性格让林黛玉失望和厌弃。

贾宝玉是贾府中的贵公子,自幼生活在锦衣玉食里,深受大家的宠爱,在这样的“温室”里,养成了一种像宝玉一样温润柔和,甚至有些“娘”的性格,说话细声细语,做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不切实际,明显缺乏男人应有的“男子汉”气概。

这样的性格,跟林黛玉心目中理想男人的形象完全不符。任何女人,都希望遇到一个阳刚霸气,勇武果敢,能保护自己的男人。

贾宝玉热爱诗词歌赋,对女儿家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与同情,但由于性格所致,在面对家族兴衰、世事变迁时他显得力不从心,甚至用逃避和软弱来应对。她这样数落他,希望他更有男人味,更有担当。

林黛玉是一位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的女子,她对贾宝玉的这个评价,既是对其性格弱点的直接批评,也是对自己坎坷命运的共鸣。

“银样蜡枪头”这一成语出现在《红楼梦》里,还隐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控诉和批判。

《红楼梦》所描绘的世界,处在一个封建礼教森严,男尊女卑思想盛行的时代,许多看似光鲜亮丽、风流潇洒的男子,实则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被家族的期望和社会的规范所束缚,身上的阳刚之气消失殆尽,变成了“银样蜡枪头”般的存在。这是他们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

而与之相对的,是像林黛玉这样虽身处逆境却才华横溢、情感丰富、思想睿智的女子,她们用自己的特有方式,默默抗争,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坐标。然而,在这样的时代,她们所有的期望都被淹没了。

其二,当时的场景,促使林黛玉说了这样的话。

贾宝玉在当时跟“金陵十二钗”搬进了大观园居住,每天钻在女人堆里,如同一朵花被一簇绿叶拥簇着。

某天,贾宝玉捧着《西厢记》坐在沁芳闸桥边的桃花树下品读,在看得津津有味之际,林黛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他担心林黛玉笑话自己,立刻把书藏了起来。

贾家的家教很严,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是传统的“卫道士”,只允许贾宝玉阅读诸如《论语》、《中庸》之类的儒家读物,不希望他读那些关于儿女情长的书。在贾政眼里,除了儒家经典读物之外,其它的书都是不正经的书。

林黛玉当然知道这些情况,而贾宝玉偏偏向她撒了谎,却被她当场识破。她吓唬他,要把他偷偷摸摸看不正经书的事情告诉贾政。被吓得不轻贾宝玉赶紧向黛玉讨好求饶,最后承认自己在看《西厢记》。

作为才女,林黛玉当然读过《西厢记》,也清楚书中的细节,就笑着把那句话说出来,暗示两人趣味相投,亲密关系,若是其他男子,林黛玉恐怕不会这样跟他开玩笑。

其三,跟两人当时的情感状态和身份地位有关。

封建社会里,男女情定终身讲究门当户对,这样的结合被称作“天作之合”,双方都是对等的,人们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认可这样的组合。

林家到林黛玉父亲林如海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她母亲贾敏和父亲林如海先后病故后,她变成无依无靠的孤女,无处落脚的她被接到舅舅家,即贾府生活。

至此,林黛玉跟贾宝玉有了朝夕相处的机会,贾宝玉对她非常好,两人很快建立了超越表兄妹之情的情感。

然而,在林黛玉心里,吃住在贾家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毕竟,这里始终不是自己的家,自己不是这里的主人。

自己是无依无靠的外姓,贾宝玉则如同掌中宝被大家捧在掌心,两人巨大的身份差异促使林黛玉对自己跟贾宝玉的姻缘没有信心,即使他们结合,也不是人们认可的“金玉良缘”。

正是这样的现实处境,让她不经意间说出这句比喻他们感情如同“银样蜡枪头”华而不实的话,表达了她对这段情感无法把控的无奈和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