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原本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三月。所谓“清明” ,顾名思义,就是清洁 明净的意思。《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气一到,气温缓缓上升,雨水渐渐增多,天空清澈明朗,草木萌动发芽,恰是备耕春种的绝好时机,因而民间至今仍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要说清明是农事节气,那么它又是如何从节气演化为岁时大节的呢?这就和中国古代农历三月上旬的另外两个祭祀性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分不开。
1.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 。最初定在 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普遍固定在每年夏历的三月三日。从先秦到两汉,上巳节的主要礼俗活动有两种一是在水边举行“招魂续魄,拔除不祥”的祭祀仪式。二是到野外踏青嬉戏,娱神娱人。古人认为人类自身的魂魄也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在万木萧瑟的时候会沉寂,就像死去一样。因此冬去春来、大地苏醒的时候,人们就会走向原野,来到水边,用春水洗去身上的污垢,采香草薰除体内的病害和秽气。《周礼·春官·女巫》曰“女巫岁时拔除衅浴” ,说的就是这种招魂解神还愿的仪礼。
在为大地招魂、迎接春天回到人间的同时,古人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但是到魏晋时代,上巳“招魂”“拔除”的祛邪求吉活动中增加了更多的“娱人”成份。人们在上巳节这天来到水边,不只是为了举行肃穆的拔除仪式,特别是王公贵族,似乎更注重交游、宴饮之乐。他们聚集在河边饮酒、赋诗, “曲水流筋” ,王羲之的 《兰亭集序》就是三月三时留下的千古绝笔。
到了唐朝,传统的三月三仍然是一个举国上下共同欢度的节日。每到三月三,皇帝都要在曲江大摆宴席宴请有功之臣,还要拿出钱物赏赐文武百官。民间的三月三更是多姿多彩。京城长安,一大早,满城男女便争相来到水边,他们手执柳枝,嬉游河曲,清水灌足,无尚欢畅。可见,人们在上巳“娱神”的同时,更多地娱乐了自己。换言之,人们借助上巳节来休息体力,调适精神,宣泄情感,享受劳动成果。
基于传统的上巳节与农事节气清明的时间前后相继,所以上巳节核心的民俗活动,诸如交游踏青等便融合到了清明的习俗里。所以说,清明节春游踏青的活动就是继承了上巳节的传统。
2.清明节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荆楚岁时记 》 里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关于寒食节禁火、寒食习俗 的形成,民间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把它和忠臣义士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梳理史实发现,“火焚绵山”、逼介子推出山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据《左传》、《史记》记载,介子推是春秋晋国人,老家在今山西夏县裴介村。介子推为人耿直,捐介无比,是有名 的忠臣孝子。在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时,介子推忠心耿耿追随重耳十九年。一次,重耳途经卫国,因饥饿不能继续前行,众臣争采野菜煮食,重耳难以下咽。这时介子推便从自己 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感动不己,称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
当重耳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国内当上晋文公,大加赏赐流亡时跟随他的群臣时,唯独忘掉了 介子推。介子推的邻居解张劝他找晋文公说说自己的功劳,介子推坚决不肯,说“我宁愿终 生贫困,也不愿贪天功为己功。”便背上自己的老母,进入山西介休县的绵山之中,弃官为民,草衣木食,隐居起来。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察觉,立即亲往绵山访求。介子推死活不肯出来相见。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便采纳了随从的建议决定举火焚林。他认为这样一来,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很有骨气,宁死不肯出山。结果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最终介子推和老母相拥,被熊熊大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 下。晋文公火焚绵山之日,正值传统的“清明”佳节。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忍举火,须冷食一月。从此,禁火、寒食的习俗便代代相沿成习。
融合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礼俗内容的清明节是一 个充满怀念的节日,同时因为清明节气的原因,清明节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应该说清明节既有祭奠亲人的哀思,又有 踏青郊游的欢笑,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节日。
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复活节 ”, 清明节是中国的 “感恩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文化群体性的文化符号,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家庭和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国务院明令从2021年起, 清明节全国放假3天, 其意义在于让我们世世代代不要忘记丢失这一珍贵的文化传统, 有利于清明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有利于启迪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同时, 这也是对生命、人和家庭的珍重, 表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扩大了新的视野 。让我们认真过好清明节, 热情地讴歌春天, 拥抱自然 ;感恩自然, 感恩父母, 感恩先烈, 为创造一个美好幸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不懈努力奋斗!